2018年5月24日上午,教务处在学校办公楼二会议室组织召开了华为在我校开设课程《智慧社会技术与实践案例》教材编写研讨会。华为全球智慧城市咨询部部长蒋淼一行,党政办公室主任郭白泉,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阳王东,管理学院院长李教明,工程训练中心副主任张光富以及智慧城市研究院、管理学院、信息与工程学院等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。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钟桐生主持。纪要如下:
一、华为潘国瑞教授从教学目的、内容、方式等方面对课程开设做了简要介绍
1. 教学目的
让学生掌握智慧社会的内涵、思维、方法,重点是通过专业案例分析学习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、学习和生活中,能熟练掌握智慧社会思维和方法;为智慧城市研究院寻找开发课题。
2. 教学内容
智慧社会简介;开源共享实现方式;智慧社会主要思维与方法;智慧技术在专业工程中体现与分析、学生讨论与设计。
3. 教学方式
授课式与讨论式结合,以讨论式为主;分析与设计结合,以专业融合、市场需求分析、技术设计为主。通过设计验证智慧城市研究院开发课题。
4. 课时和进度安排
总学时为42学时(理论16,实操26),首期只在管理学院和信息电子工程学院开设,作为试验,后续再全面开设。
5. 课程特色
课程重点在融合,从思维、方法、专业内容融合(整体架构、教学方法、教学内容),实现先进企业、专业高效教学方法和城市学院专业教学深度融合,实现教、研、师资一体化培养,打造多专业融合平台,通过师徒互动教学方式,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。
6. 风险预测
作为一门创新课程,没有成熟教材作为参考,编写人员不到位;同时对未来师资要求既要智慧社会理论,又要有研发与市场分析能力;未来开发实训需要一定资金。
二、 华为潘国瑞介绍教材主要目录
潘教授介绍了编写的教材的主要目录,共分十一章,50节(详情见附件)。
三、与会人员就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、教学目标和教学课时、教学方式、教材目录等方面展开研讨并达成共识
1.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的调整
⑴课程名称《智慧社会技术与实践案例》改为《智慧社会技术与实践》或《智慧社会技术与实践教程》
⑵课程内容的调整和补充
一是开源软件部分,要充分考虑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,尽量筛选时事热点、贴近学生生活相关的产业针对性地讲解;
二是专业教学方面,要根据专业实际情况,合理选择相关章节进行教学;
三是实训部分,建议依托智慧城市研究院,整合学校各方资源,联合共建综合性实训平台,鼓励多学科交互式学习和合作,组建精英团队,以点带面,融合发展。
2.教学目标和教学课时的调整
⑴教学目标的调整
教材内容比较丰富,但基于我校现有的教学条件、师资水平、学生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,设定的教学目标相对过高,建议前期在几个相关院系先试点,在广泛报名的基础上,选拔优秀学子,进行精英式教育,以点带面,做出成效后再向全校范围推行;
⑵教学课时的调整
因教学目标的调整,将课时调整为12个的理论课时和30个实训课时,在实际开展专业教学时,可以根据专业的不同,可适度调整。
3.教学方式
⑴理论课方面,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,初期建议先采用选修课的形式,由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教材板块进行学习;
⑵实训课方面,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综合性实训平台和实习基地;
⑶在“华为2012实验室”的支持下,通过技术和项目的对接,吸引更多老师参与到益阳市智慧城市项目等研究与设计当中,逐步实现平台资源共享、专业融合发展。
4.教材目录的调整
⑴逻辑顺序
一是绪论部分,按先总后分的原则进行调整;
二是第三章智慧社会对思维与方法论的贡献,调整到第二章;第六章智慧社会电子信息技术体系与案例,提至第三章,作为课程理论支撑的基础知识;第二章智慧社会常用工具与开源软件简介,放在关键技术之后,作为第四章;其他章节按序排列。
三是建议新增大数据章节。
⑵章节名称
各章节的标题名称可再推敲、精简,按总—分的思维进行规划,具体可参考的方案有几种:①理论板块—实训板块;②理论—案例分析—实践操作;③理论篇—技术篇—实践篇—经典案例分析篇;④实践篇的细分:智慧生产、智慧生活、智慧服务。
5.理顺教材编写运行机制
教材编写工作挑战性较大,学校方对华为潘国瑞教授工作支持不够,建议调整工作机制,协调学校相关部门,将教材编写纳入学校科研项目、成果认定范畴,动员专业教师参与,共同编写专著,分专业编写教材。
与会人员:蒋 淼 潘国瑞 张连科 李得清 郭白泉
阳王东 李教明 钟桐生 张光富 李双清
刘 洋 刘勇波 陈 浩 张 晴 郭美兰
刘 刚 李滔滔
记 录:曾 强
湖南城市学院教务处
2018年5月24日
主题词:课程 教材 纪要
主送: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、市政与测绘工程学院、土木工程学院、管理学院、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、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、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
报送:郑卫民副校长 雷存喜副校长
抄送:益阳市经信委总工程师 钟秋前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